steven舅舅熱情的邀我們元旦當晚住他家(淡水),隔天一早出遊走走...
晚餐與steven家人一同享用了三重赫赫有名的薑母鴨後,約九點多...背起了傳說中的-
逃難小包包(steven說的旅遊包啦),帶了盥洗用具與睡衣......後趨車前往淡水-舅舅家,
舅舅還特地出來帶我們去真理大學後門口買雞排吃。回家後三人邊吃著雞排邊聊天,
外加小酒。聊著聊著已不知不覺到了12點多,可能是酒精作遂,腦中一片昏昏沉沉,
跟舅舅互道晚安後就 zzzz......
隔天貪睡的二人組直到九點多才醒,梳洗後,早起的舅舅已經在客廳等我們了,
就這樣開啟了今天淡水-北投的袐境之旅,舅舅先帶我們到豆漿店買了三份燒餅油條與豆漿,
決定先找個地方吃早餐,由舅舅開車載我們繞到淡水新市鎮,最後選在這人煙稀少的地方~
舅舅說:這裡有一條溪。我們就坐在階梯上悠閒地享受我們的早餐,一邊舅舅說著這條溪的故事.......
小溪已和從前大不相同了,是某建商後來重新整理過,為的是讓將來新的社區有一處休憩的地方,
只可惜只有整治過後的樣子,沒有拍到整治之前的照片......
早餐過後舅舅說:你們有去過香菇園嗎?? 香菇吃了不少,香菇園倒是沒去過ㄟ...
巧的是香菇園的主人和舅舅是同學
舅舅的同學......正在打孔植入菌絲,
因為還有一堆還沒植好,主人沒空招呼,於是舅舅就帶著我們穿梭在香菇園-撿香菇,
這些變形的香菇因為太薄,不符合標準所以都被淘汰了
不過還是可以吃喔,舅舅和steven仔細地在香菇園撿拾香菇,我呢,則是跟在他們倆後面拍起照片來,
由於我是第一次來到香菇園,覺得格外的新鮮,不過我們來的時間過了香菇大量產的季節一周左右,
所以只看的稀到尚未採收的香菇
不過今天來到香菇園學到了不少,包括花菇的形成(以前一直以為花菇與香菇是不一樣的品種),也學到了如何挑選好的香菇(要挑厚實的喔!!)
花菇:厚身、外型完整,菇面有花紋,食時爽口。花菇是冬菇的一種,因天氣寒冷導致香菇乾裂,是冬菇裡的極品,價位也比一般的冬菇高。花菇是生長在乾燥環境中的香菇菌蓋上表皮裂開,露出白色的菌肉,狀如花紋而得名。花菇並不是某一香菇菌株固有的特性,它是子實體在生長過程中,處於不良的環境條件下,所產生的優質畸形菇,任何香菇菌株都能形成花菇。形成花菇的條件是乾燥、強光、通風、大溫差。
形成花菇的因素:
濕度 :濕度是影響花菇形成的主要因素。段木栽培時,只有當菇木自身已呈缺水狀態,但又能維持最低的出菇水分時,才能成長為花菇。
溫度: 溫度和溫差對花菇的形成和品質的優劣起著重要作用。較大溫差。有利於香菇原基的形成,也有利於在一定的低溫、低濕條件下,加速菌蓋開裂和加深裂紋,加速形成優質花菇。
光照 :培育花菇,要給予充足的直射光,遮蔭過暗,不易形成花菇。在花菇生長的不同階段,對光照強度的要求也有差異在花菇生長期,要有較強的直射光。冬季和早春,陽光輻射強度弱,菇場可讓陽光直接照射,可有效提高花菇品質。
通風 :在花菇形成期間,輕微的風速流動,對花菇的形成有促進作用,微風可使菇場內濕度降低,風力1-3級為宜,風速過大菇體表面水分蒸發過快,易使還未成熟的幼菇乾枯萎縮。因此,菇場既要通風又要防風。菇場應選擇在通風良好的地方,且菇棚與菇棚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,不應相互影響通風。
紅色字:轉載自網路
參觀完香菇園後,距離香菇園步行幾分鐘,我們來到了香菇園主人岳父經營的牧場
牧場裡不僅只有乳牛、羊、麝香、豬兔子,還有...很多說不出名字的植物...
牧場園區內很大,穿越一片充滿綠色植色的花園,我們來到了牧場裡的展示中心,
裡面販賣牧場生產的奶製品,有饅頭、包子、零食、也可以買到段木香菇。還有看到陶瓷上繪的一些工具,
應該是可以在陶瓷乳牛上畫畫喔
販售中心裡的一口百年古井
舅舅說夏天時,這邊有很多吊床,我想夏天時躺在這吊床上乘涼午睡,應該很舒服
園區裡種了好多植物,好笑的是,steven指著這顆植物:這不是小蕃茄嗎?果然是台北長大的小孩(台北俗)
這不是小蕃茄啦,不過我也不知道這是啥 ,還有青菜和一顆桂花老樹,足足有2-3層樓高,漏拍了.....
離開了牧場,舅舅看我對採香菇很有興趣的樣子(其實我是個好奇寶寶啦),說要帶我們去採咖啡豆,接
著就來到了北投,舅舅小時候是在北投長大的,所以對於北投很熟,帶我們走的路也都是捷徑,一路上,
鮮少有看到其他車子
咖啡樹
舅舅與steven認真摘咖啡豆的背影(咖啡樹是舅舅的叔叔種的)
這次換我摘檸檬了
山蕉
日本人蓋的(如果我沒記錯,聽舅舅說這是蓄水池)
摸起來溫溫的泉水......舅舅說他們小時候住這兒時都是飲用泉水
舅舅還說小時候,他的媽媽就在這條溪水洗衣服,用天然的無患子,溪旁就有種了,真難想像 那個曾經沒有洗衣粉的年代日子是怎麼樣的??
無意間發現的餐廳,不過很遺憾只有晚上才有營業
這裡可以看到關渡平原,但台北市因為空氣污染嚴重,天空上總是出現一層灰灰、厚厚、濛濛
的不明氣體 (steven說這層是空氣中含有過多的懸浮微粒,颱風一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將這些粒子一掃而空)
玩了一上午,一點多了,舅舅帶我們來到一家餐廳吃午餐
我們選了桂花樹旁的座位享用我們的中餐,但比起上午那個桂花老樹,顯得小很多...
中午點了鳳梨苦瓜雞、烤魚下巴......
接著舅舅又帶了我們去看野生愛玉子
櫻花 (盛開季節還沒到,所以含苞待...待放啦!!)
連舅舅也不知道名字的花朵
回程舅舅又帶著我們去北新路上買草仔粿,舅舅他們家人愛吃芋頭口味,我呢,當然吃菜埔米,不過
菜埔米吃起來好像有添加了我不愛的肉桂,而二種口味都吃的steven說還是芋頭的好吃!!
PS:北投的途中經過一攤賣水果、野菜的,停車下來看看有什麼好吃的,熱情的老闆娘請我們吃柳丁檸檬??
(就是柳丁+檸檬的配種)嗯,真的不錯吃,嚐起有檸檬的清香與柳丁甜美的味道,隨手買了一袋捧場,
下面照片就是帶回來的柳丁檸檬...頑皮的steven還拿去請公公猜猜這是什麼??當然是 i don't know 啦!!